“亞洲第一頂”正式貫通,西水東調二期工程提前4個月穿越磨刀門水道
在珠海對澳供水60周年之際,被列入《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的珠海“西水東調”二期工程——平崗-廣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再傳捷報:穿越磨刀門水道的2329米超長頂管于 4月8日正式貫通,比原計劃的貫通時間提前4個月。
4月8日上午,磨刀門水道東側頂管施工的36號工作井彩旗飄揚,在直徑18米,深29米的接收井下,來自磨刀門水道對岸的頂管機頭,已經精準地穿過了井壁的圓孔,“亞洲第一頂”正式貫通!粵澳兩地水務部門負責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平崗-廣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被慣稱為珠海西水東調二期工程,工程管線從平崗泵站開始,主要沿白蕉海堤內側敷設,至珠海大橋西橋頭附近,采用頂管法穿越磨刀門水道,抵達廣昌泵站新址,全長約21公里,是解決珠海西水東調輸水能力不足、單管輸水風險較高等問題,提高珠澳咸期供水保障能力的重要供水基礎設施,被列入《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工程總投資約8.56億元,由粵澳雙方共同出資,2017年底開工建設。其中,過磨刀門水道頂管工程的頂管管徑達2.4米,一次性頂管長度達2329米,對施工技術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是整個西水東調二期工程的施工難點和最關鍵的控制性節點工程,也是截至目前亞洲一次性頂進距離最長的頂管工程。2018年11月19日,“亞洲第一頂”正式開頂。2019年4月3日,該頂管工程成功“出洞”,4月8日正式貫通。
為了確保工程進度,除優化施工程序、現場制作頂管管節外,2019年春節期間,項目部83名建設者沒有一人請假回家,全員堅守崗位24小時連續施工。2006年西水東調一期工程過磨刀門水道頂管施工是在江心洲建接收井的方式,將頂管工程分成兩段分步頂進,西水東調二期采用一次性頂進,一方面減少了青苗補償、征地以及取消一座接收井,不僅可節約造價1000多萬,還比原計劃工期縮短了4個月;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江心洲的中間井施工,保護了磨刀門的水生態環境。
西水東調二期工程計劃于2020年咸期到來前建成,屆時珠海“西水東調”的原水管將從一條增加為兩條,兩條管互為備用可大幅降低單管運行的風險,原水輸送能力也將從每天100萬立方米提高到每天200萬立方米,可有效解決珠海“西水東調”原水輸送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該項目建成后,可增強珠海西北部的竹銀水庫可與主城區的南北庫群統一調度,搭配運行,供水系統調度的靈活性將大幅增加,珠澳供水保障能力將有效加強。